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的“十月文学奖”14日下午在四川宜宾李庄古镇举行颁奖仪式。任晓雯《好人宋没用》、马原《谷神屋的贝马》、迟子建《最短的白日》、刘庆邦《陪护母亲日记》、树才《叹息》、文珍《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宁肯《中关村笔记》等13部(篇)作品分获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等7类奖项。
拥有数千年历史,且留下了傅斯年、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大师足迹的抗战文化重镇李庄再一次使文学界为之侧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著名作家阿来、宁肯、马原等40余位作家齐聚李庄。
▲部分十月文学奖获奖者与作家齐聚李庄。
“当年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这些前辈学者、大师们驻足于此,潜心研究中国古建筑、甲骨文,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刻也从未放弃对文化的坚守,他们和前方浴血奋战的战士一样,身上都体现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力量。”李敬泽在颁奖典礼上感慨地说道。在他看来,十月文学奖落户李庄非常有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评奖,而是让作家们重温前辈的精神和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所承担的责任。这份责任和生动的情感,是留给一代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财富。”
生活给予创作各种可能性
“与其说创作的奇思妙想,不如说是生活给予我各种可能性。”现场,被誉为“叙事魔法师”的作家马原的这番话引起了共鸣。他创作的《谷神屋的贝马》获中篇小说奖,正如授奖辞所言,现实在他笔底意味深邃,神秘莫测,而神话却闪烁着现世的光芒,让人感同身受。同获中篇小说奖的还有严歌苓《你触碰了我》和胡性能《生死课》,前者是电影《芳华》的原著,亦具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后者则以温暖的生活底色讲述鲜为人知的殡葬行业种种。
▲马原(左)与评论家刘火互动。
获特别奖的是宁肯的《中关村笔记》。作者直面“中关村”巨大、复杂的现实,以人物为经纬,对柳传志、王选、冯康等等人的内心洞幽烛微,从而呈现一个国家崛起的侧影和时代轮廓。
任晓雯的《好人宋没用》和已故作家红柯的《太阳深处的火焰》分获长篇小说奖。任晓雯在现场表示,即使已有逾20年写作经历,创作这部作品依然带有审视的目光;后者则是新疆和陕西两种环境和文化素养的交汇与碰撞,而随着红柯的辞世,亦留下逐火者永远火热的背影。
▲作家任晓雯《好人宋没用》获长篇小说奖。
书写中国文化史不该忘却的地方
李庄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独特地位,1941年至1946年期间,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金陵大学研究所以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学所等文化学术机构相继迁驻李庄,傅斯年、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大师会聚于此,李庄一时成为中国文化重镇。
大型文学期刊《十月》创刊于1978年,设立于1981年的十月文学奖见证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成长,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座里程碑,近40年来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其中包括王蒙、铁凝、张承志、张贤亮、贾平凹、刘心武、莫言、海子等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家。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致辞。
2015年12月,《十月》杂志社与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李庄古镇成为十月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陈东捷表示,十月文学奖落户李庄三年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作家走进李庄,对李庄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有了基本了解。而每年的获奖作品均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最新成果。
据悉,除颁奖仪式外,第二届十月文学周活动也于同期举行,开启了三江人文大讲坛、十月文学进校园、十月作家居住地论坛、宜宾建城2200周年座谈会等丰富活动,作家们的到来不仅使古老街巷重新浸润书香,也令参与者们切身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和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第十四届十月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长篇小说奖
任晓雯《好人宋没用》、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中篇小说奖
马原《谷神屋的贝马》、严歌苓《你触碰了我》、胡性能《生死课》
短篇小说奖
迟子建《最短的白日》、叶舟《兄弟我》
散文奖
刘庆邦《陪护母亲日记》、余华《爸爸出差时》
诗歌奖
胡弦《蝴蝶与北风》、树才《叹息》
新人奖
文珍《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
特别奖
宁肯《中关村笔记》
(来源:文汇报)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